2018年12月30日

傳承、創新與對話——2018年STS多重奏回顧

BY passsager No comments


作者:蔡令儀(2018STS多重奏主編、
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




STS,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學、科技與社會)的縮寫。科學與科技(當然還有醫學),交織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之中,科學與社會,不是兩種文化、兩個世界,而是互相影響、彼此互動地嵌合在一起,成就了人與物共同的歷史與社會。

它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方應有盡有,我們的前方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總之,那個時代和現在是如此的相像,以至於最吵鬧的一些專家,不論好或壞,都堅持只能用最高級來形容。」每一年的年末,狄更斯的《雙城記》總會再次提醒我們,每一年都如此不同,又如此相同,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2018多重奏帶給大家的精彩一年吧!

中文書籍介紹,共23本書,包含6篇專文書介,4篇演講場記,以及1篇編輯導讀,列表如下。而在這23本書中,衛城出版的《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左岸文化出版的《昆蟲誌:人類學家觀看蟲蟲的26種方式》以及臉譜出版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都獲得了2018 Open Book好書獎。期待未來一年,有更多的舊雨新知,一起閱讀與推薦精彩的出版物。另外也推薦介紹了一本英文的書籍——《猝死與CPR的迷思》(暫譯)。

中文書籍介紹:
時報出版《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國歷史的一千年》
左岸文化《昆蟲誌:人類學家觀看蟲蟲的26種方式》
交大出版《科技 社會 3:跨領域新驛路》
左岸文化《瘋狂簡史:誰定義了瘋狂?(新版)》
左岸文化《意外的守護者:公民科學的反思》
衛城出版《改變人類醫療史的海拉》
臉譜出版《藥物獵人:不是毒的毒 x 不是藥的藥,從巫師、植物學家、化學家到藥廠,一段不可思議的新藥發現史》【專文書介:陳柏勳(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部立臺南醫院中醫科醫師)】
五南出版《拯救嬰兒:新生兒基因篩檢的影響》【演講場記:陳韋宏(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時報出版《萬病之王:一部癌症的傳記,以及我們與它搏鬥的故事》【專文書介:陳禹安(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
時報出版《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
衛城出版《第三種猩猩(經典普及版):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臉譜出版《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現代醫學的邊境來信,一位人道救援醫師的自白與生命省思》【專文書介:陳俐伊(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急診護理師)】
八旗文化《末日松茸:資本主義廢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
聯經出版《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演講場記:林子勤(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精神科醫師)】
左岸文化《重力的幽靈:關於實驗室、觀測,以及統計數據在21世紀的科學探險》
臉譜出版 《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機?》
左岸文化《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專文書介:安勤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衛城出版《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
臉譜出版《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
健行文化《便所:從排泄空間看日本文化與歷史》【專文書介:何函育(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生)】

英文書籍介紹:
CPR是救生還是救死?《猝死與CPR的迷思》【專文書介:王安琪(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
Timmermans, Stefan. 1999. Sudden Death and the Myth of CPR.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18年,也有數篇以陽明STS所專題演講為主的演講場記,歡迎未來一年,有更多朋友投稿到STS多重奏,分享講者帶給我們的知識饗宴。

演講場記:
[陽明STS所專題演講系列場記]使用者經驗研究【講者:曹訓誌(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監事)】
[陽明STS所專題演講系列場記]設計行為:技術物的道德難題與政治憂慮【講者:洪靖(荷蘭湍特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
[陽明STS所專題演講系列場記]行醫營生:從小鎮醫師吳新榮談起【講者:許宏彬(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2018 STS年會大會演講)廣義科技研究的政治與社會介入:孔恩、SSK、與軍火科技史(一) (二) (三)【講者:傅大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特聘教授)】

2018年,〈為何胰島素沒有學名藥?當代難題的歷史起源〉(譯者:陳禹安,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這篇翻譯文章獲得了5385個閱覽數量,登上部落格排行榜第8名。而去年最後一天出刊的〈救國、自立、拼第一:戰後台灣科技國族主義的論述邏輯〉(作者:楊永昌,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這篇原創文章,則是排行榜的第5名,獲得了7299個閱覽量。

今年唯一的一篇的原創文章:〈台灣地熱發電行不行?〉(作者:宋湘庭(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研究生)反映了能源成為今年的重要主題,也期待明年有更多原創文章,不管是期末報告或論文改寫,都可以來信投稿發佈在STS多重奏,與更多關心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朋友分享。

STS多重奏信箱:ymsts2012@gmail.com

今年的STS多重奏臉書粉專,也從16日的3000讚成長到3843讚,粉絲的性別比例也非常平衡,男性與女性讀者都各佔一半的比例,讀者年齡分佈在18歲到44歲之間。

 

除了抽書活動之外,來自報導者、故事,或公視紀錄觀點的文章分享也獲得許多讀者喜愛與點擊互動,今年更與「意識Consciousness」舉辦了11場【對話】系列講座,除了科技與社會研究的研究生之外,也邀請了社會、醫療、中醫、公衛、心智哲學、視覺文化等跨領域的講者共聚對話。




對話【壹】臺灣哪有漢醫史?(講者:蔡令儀,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診所中醫師)
對話【貳】妙藥與毒草——中藥現代化、商品化與管制(講者:安勤之,臺大社會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陳柏勳,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部立臺南醫院中醫科醫師)
對話【參】照顧研究,研究照顧——從醫療到照顧的實作與技術物(講者:葉怡廷,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陽明大學醫學生;陳禹安,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長庚大學醫學生)
對話【肆】復古的創新——溫柔生產與中醫(講者:陳鈺萍,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婦產科醫師;陳攸旻,中醫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對話【伍】精神科學史在幹嘛?理論與個案(講者:張邦彥,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醫師;賴品妤,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對話【陸】便宜沒好藥?一段關於學名藥和當代醫療的翻譯之旅(講者:林士堯解剖病理科主治醫師、《便宜沒好藥?一段學名藥和當代醫療的糾葛》譯者)
對話【柒】醫學哲學——疾病與受苦(講者:邢懷安,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學生、心智哲學研究所碩士生、腦科學研究所腦造影實驗室成員)
對話【捌】臺灣歷史上的關鍵戰疫(講者:蔡令儀,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診所中醫師;黃馨頤,陽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病理科醫師)
對話【玖】臺灣脈絡下的靈性安適(講者:高倚萱,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碩士生)
對話【拾】病證(症)確「鑿」 ── 視覺材料/醫學攝影之於十九世紀倫敦厭食症的發明(講者:陳姵蓉,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碩士生、林口長庚精神科醫師、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
對話【拾壹】臨床麻醉實作的哲學(講者: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碩士生、麻醉科醫師)

2018年,有舊的傳承,也有新的嘗試。感謝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與陽明大學學生會的贊助支持,左岸文化、時報、臉譜、衛城、交大、健行文化、八旗、聯經、五南等出版社的各種曝光合作,「意識Consciousness」粉專及主編邢懷安的鼎力協助,以及勞苦功高,協助每一篇部落格文章編輯排版的第二主編,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同學黃獻緯。明年的STS多重奏會開出怎樣的花朵,寫出什麼新的篇章呢?又或許正在閱讀的你,會加入STS研究,成為其中的一員呢!
 


2018年12月27日

《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書介

BY passsager IN 2 comments


作者:安勤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本書書封由左岸出版提供

「這是臺灣人的選擇」在公投過後我們常常聽見這樣的說法彷彿說話者站在局外給出不帶情感的評價然而荷蘭學者Annemarie Mol卻告訴我們這樣的姿態不見得會讓事態更好還有可能更糟因為這種姿態是種切割表達出對方咎由自取似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勢態敗壞束手無策但自認為束手無策認為沒有選擇的態度卻正好是勢態敗壞的幫兇Mol的《照護的邏輯》一書正是對臺灣社會瀰漫的「選擇的邏輯」的有力批判

這本書不僅可幫助我們診斷臺灣社會也給出了處方。Mol說這本書是要質疑這整個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我所稱的選擇的邏輯』而這個世界並沒有提供較優質的生活方式。更精確一點來說,這世界並沒有比本書想要闡明的另外一種世界帶來更好的生活那是由照護的邏輯所引領的世界。」(p. 36)照護的世界,是一個我們必須與慢性疾病共存的世界,而不是一個我們似乎只要打針吃藥疾病就不存在的世界。我們不能夠用急性病的角度看待臺灣而應該用慢性病的思維檢視臺灣——到底我們可以怎麼作讓生活變得更好如何關照到尚無病識感的人喚起他們重視健康或者避免身體惡化。Mol提醒我們我們就在他們之中,我們相互關連想要讓生活變得更好我們必須根據實際個別情況看見彼此需求,並且予以適當的回應

正如Mol所說「提供支持並不是就等於去執行病人想做的事不意味著順從病人」(p. 72)回應需求,並不是放任需求的滿足也不是全面性的否定回應需求是必須考慮諸多條件脈絡作出持平回應若糖尿病人嗜糖如命醫護全面否定他的吃糖需求,病人會不會覺得生活無味而無求生意志醫護會不會反而讓病患只能在「選擇的邏輯」下坐以待斃——不是因為吃了糖而帶著罪惡感度日,就是因為不能吃糖而抑鬱寡歡。醫病關係可以有更好的選項譬如Mol提供的「照護的邏輯」的思考或許就能讓我們走出上述兩難困境看見可能的通融合作

Mol這本書關注照護的邏輯。她從複雜的照護實作中萃取出「『純淨』的形式,某種具有一貫性、持續不斷可稱之為『邏輯』的東西」(p. 42)她覺得自己「跟化學家面對一堆液體一樣,他們從中提煉,分離出各種元素。」也許我可以她的方法說成是「煉金術」吧,而她只讓我們看黃金而不是其他零零碎碎的東西她刻意不談壞的照護也不談與照護相糾結的實作而只是希望呈現「好的照護」是怎麼一回事她希望我們可以透過思考「好的照護」反觀現存模式的不足譬如巿場上,從消費者立場出發的不足第二章、在政治上假定公民皆為身體健全者的不足第三章、在科技上,假定科技能予我們確定性的不足第四章、在社會哲學的立場上,自由主義者的個體主義立場的不足第五章)。這些不足忽略了現實的異質性與多樣性照護則是讓那些原先沒被注意到的面向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這本書有著明確的目的就是推廣與促進照護的邏輯在中文版的序言她說疾病本來就況很多很難處理生命常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開展這就是照護的邏輯不用渴求全盤掌握,就是去做可以做的為你自己,也為其他人」(p. 12)

為什麼作者要寫這本書呢她強調「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要討論病患或醫師而是要討論健康照護的實作而且至不是要討論『真實存在』的健康照護實作而是啟發這些做法的理念 (p. 250)換言之這是一本理念倡議著作希望我們能夠一起面對問題。她說「我們該做的是去面對與其他地方共有的問題像是到處傳播的病毒或是我們在地球生活的生態限制或是去探索其他類型的對比差異像是貧富差距或是健康之人與那些腸發炎、瘧疾、飢餓、或是會因愛滋而終的人這之間的差距。這是這本書的全球脈絡以及主要動力」(p. 32)

更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作者在本書最後結尾處告訴我們「這世界—或是照護的邏輯提醒我們的——並不是我們可以從局外來看待與評斷的而是我們都深陷其中,從中參與包括身體與其他所有一切,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直到我們死去。」(p. 213)因此作者在這本書特別提出了兩個概念回應「沒有人是局外人」的看法作伙修補積極病患

Mol選擇的邏輯對應的「專業管理」以及照護的邏輯對應的「作伙修補」放在「知識的民主化」的脈絡來談這段文字非常值得整段引用也很值得關心當代臺灣社會困境的讀者們一讀她說:

從過去到現在,專門知識的民主化,大多被說成讓人「民」來「主」導專家。這種統御像是由內而外,由上向下。首先,以民主治理的國家被要求管控專業人員。現在,選擇的邏輯邀請病人以個人的層次也這麼做,病人要把專業人員推回籠子裡,在那兒專業人員知道事實,處理儀器。同時,病人自己要做關鍵的決定,即那些涉定價值的決定。因此,在選擇的邏輯裡,病人被要求去管理他們自己的醫生。

對於打破專業社群獨占知識,照護的邏輯則建議一種不同方式。我們以某種方式來作伙修補(shared doctoring)吧。讓我們一起試驗看看、體驗看看,喬看看,很具體操作,不打嘴砲。這絕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伙修補要求每個關係人都要嚴肅看待彼此的貢獻,同時要跟身體、儀器、食物與其他相關事物協調合宜。一面從事創造性、謹慎的試驗,同時也尊重彼此的經驗。他們要讓所有可變的變數,彼此協調合宜,但又要注意每個人的強項與限制。如果需要,他們要改變一切,包括自己。作伙修補要求我們不把任何事情當成理所當然,或是事先給定,而是尋找我們可以做什麼,好來改善與病共存的方式。而且要記住,失敗不可避免,死亡是我們唯一能確保的事。p. 137底線與分段為本文作者所加。)

這裡的討論,頗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意味修改成「知己必死而為之」亦無不可但面對著人的必死性Mol強調的是「為之」的部份而不是「必死」的部份她說:

對照護的邏輯來說,行動本身就是道德。不確定性是長期的,更多的資訊意見也無法改變此點。你就做你可以的,一試再試。你修補,但是你無法全面控制。終究,結果也不會輝煌燦爛:有關病痛的故事,不會每一個結局都是「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pp. 181-182)

與其說這裡的看法悲觀倒不如說這裡的觀點務實與其全面棄守不如務實地想如何才能活得更好。

照護的邏輯主張病患的積極性病患(patient)視為被動作出選擇的客體這就是「積極病患」的概念Mol說「與其視病患為被動不如看看他們作了什麼與其抗拒醫療專業或放任醫療專業不如大家一起公開探討這些問題如何活得好什麼會致命該如何建立好的照護」(pp.36-37)照護的邏輯是非常務實的目標是積極改善生活但所謂的積極不是控制在照護的邏輯裡「生活」可以被評斷的東西這個名詞並不是重點「過生活」我們做為主體的活動這個動詞才是關鍵。

但積極不等於執著面對生活的種種不確定性積極的病患必須積極行事也要能願意放手照護的邏輯對我們最困難的要求是要堅持也要通融。正如Mol以「誠實面對失敗與悲慘」為說明

疾病、死亡、受苦、問題這些都是照護邏輯從一開始就面對的而不會當成是雜音來去除也不會當作是令人討厭的侵犯而要極力避免這些情況不會被邊緣化,而是要加以討論、調整予以關注、照護過程中,不會祈求那種虛假的確定性因為沒有必要這樣做在照護的邏輯裡懷疑不會妨礙行動態度是很具實驗性的你與世界互動一面探索什麼可以帶來改善什麼無效一試再試無須過度樂觀因為到頭來會讓人失望但是沒必要為失敗主義找理由不要再渴求那種完美或全面控制而是持續嘗試但是這是要對誰訴求?誰該一直嘗試誰該行動答案是每個人以及每件事在照護的邏輯裡行動者沒有固定不變的任務。(pp. 210-212)

當前我們的任務是什麼呢我們如何面對媒體壟斷、充斥著歧視與不滿的臺灣社會呢正如同Mol主張照護的醫療仰賴積極的病人若我們希望臺灣能逐漸跳脫由選擇的邏輯藍綠統獨等支配的社會轉變成為觀照整體並且均衡發展的社會我們必須成為積極的行動者我們必須拋棄砍掉重練的天真想法理解科技內建於社會的理路探索異質邏輯拓展思考空間作伙修補這個我們所處的在地空間

Mol對自身投入研究寫作的反省也很值得關注Mol說,投入研究似乎是也應該是一種照護實作與其探索真實窮盡真理倒不如從「關切」出發她說

選擇的邏輯試著將事實與價值分開來看,而照護的邏輯則是合起來看。選擇的邏輯要明白展示的各類事實對於照護的邏輯來說,蒐集知識並非就是要提供更好的現實地圖,而是要打造能夠承受的生活方式,與現實共生,也活在現實裡。(p. 11)

職是之故Mol的這本書不談壞的照護只談照護的理念以及理想的照護這是很明確的規範性立場她想起「拉圖的呼籲,說我們應該以『愛』來框構我們跟科技的關係」。(p. 270)

她說,這本書的緣起是反對人們以「選擇」之名封閉討論並把問題個人化反對人們以「選擇」之名忽略了病患的真實需求;反對人們以「選擇」之名赤裸裸地殘酷對待彼此(pp. 15-2)感謝Annemarie Mol以及臺灣譯者團隊吳嘉苓、陳嘉新、黃于玲、謝新誼與蕭昭君以及為本書增色的陳俐伊與林文源,感謝左岸文化出版社出版這本值得臺灣社會共同閱讀的書——《照護的邏輯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提供我們面對人生殘酷選擇題的另類思維我們積極投入公眾討論回應異質需求,溫柔照護彼此。

延伸閱讀:
左岸文化編輯(2018《照護的邏輯》和我——II(特別討論了本書最後一個註腳,值得看看)。

作者簡介:安勤之。媽媽說「天下一勤無難事」,安是家族名,之是輩分序。身在社會中,研究社會事,鑽研社會學,位在博士後。胸無大志,心懷小事,著有四物、靈芝、牛樟芝相關論文,樂於吃飯、睡覺、打太極。


本文由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贊助支持